中國時報【黃奕瀠】

東日本地震災區隨處可見青壯志工,他們自行攜帶食物、長雨靴和防護裝備前往各災區志工中心。有人利用難得的假日來幫忙,甚至還有創業者從發生災難開始,就將公司託付給員工,過去三個月天天到志工中心報到。這群被日本媒體慣稱「繭居族」、「飛特族」的年輕世代,包著頭巾、拿著鏟子在滿目瘡痍的災區穿梭,透過行動甩脫社會偏見。

三十三歲的菊池隼,在距離岩手縣釜石市兩個多小時車程的北上市開設一家設計公司,地震發生後,便到志工中心報到,帶領志工為災民清理屋子,三個月不曾中斷。

「我是和JCI(日本青年會議所)的夥伴說好一起救災的。」菊池隼表示,二十五歲加入JCI後,平時便和會員參與社區工作,希望以年輕人的精神帶動日本社會力發展,如此大災難發生,作為岩手縣民自然義不容辭,將社區工作拉到災區,「還好我自己開公司,才能這麼任性。」

菊池隼帶領一批年輕志工到受災嚴重的釜石商店街,為一家各國歌手駐唱的酒吧清掃。其中一位二十出頭的志工,有了難得一天假期,便奔赴災區幫忙,看他換上長靴,包上頭巾,戴上口罩,這些裝備都自己帶來,還自備水和食物,很難相信,這是他第一次當志工,「網路上都有志工須知的資料。」戴著口罩的年輕志工說大家都會先做準備,盡量不造成他人困擾。

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,將民間力量震起,半年內吸引一二○萬人到災區當志工,該年因而被稱為「志工元年」。災民伊東信一聊起災後情況時表示,或許因為曾有同樣受災經驗,當時第一個趕赴東北災區的志工團體是來自大阪。

事實上,早在一九五一年,日本便成立了推動志願服務的組織,名為日本社會福祉法人全國社會福祉協議會(簡稱全社協),並在全國各地設立志工中心。

釜石志工中心負責人佐佐木英之表示,地震剛發生時,透過媒體宣傳,想當志工的人都知道找全社協詢問,由全社協分配到各災區。災後初期,該地每天都有兩百多人報到,現在每天仍有超過百位志工幫忙。這些志工來自全國各地,記者採訪當日,剛好有一組來自東京高野山上的修行者前來報到,穿著道服的他們說:「雖然修行很重要,但來幫忙災民也是我們該盡的責任。」

若說阪神大地震震出志工世代,東日本大地震則讓企業認可志工的價值,許多日本企業鼓勵員工前往災區協助,不僅給予「志工假」,還願墊付車馬費。除了捐贈金錢物資外,企業也為社會服務大方奉獻人力。

和日本國內志工熱相比,想協助日本災區的外國團體卻不得其門而入,因日本的社會文化及原有的災難救助組織,國外志工團體時常碰到軟釘子。此次慈濟卻成為第一個深入災區的外國慈善團體,也是第一個為災民烹煮熱食的組織。除了「有災難的地方就有慈濟人」的過往努力記錄外,慈濟志工也以「一步一腳印」的方式打開日本人的心房,讓災民和地方政府都認可慈濟人的愛與關懷。

在長期參與賑災活動的陳金發和謝景貴的帶領下,百位慈濟人浩蕩前往災區發放慰問金,親手將這筆全球聚集起來的「及時雨」交到災民手上。現場慈濟人不斷強調,這是包含發展中國家貧苦的人都參與的一份心力。許多日本災民深受感動,也披上慈濟背心,一起擔任賑災志工,從「被助者」轉成「救助者」,甚至將拿到的慰問金捐出一份,以回報世界給予的恩情。

「看到台灣人這麼付出,作為日本人的我不做些什麼,實在說不過去。」載送物資裝備的卡車司機羞赧地說。日本震災重建過程,也見證了台灣志工漂洋過海散播愛心的可貴。

(本系列觀察報導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尋夢園 的頭像
    尋夢園

    尋夢園

    尋夢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