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【洪凱音/台北報導】
男、女初婚年齡「倒退嚕」,女性遞延情況比男性還嚴重。主計處統計顯示,女性初婚年齡從民國九十年的廿六.四歲至去年為廿九.六歲,短短十年間,結婚年齡延後快三歲,依趨勢繼續發展,恐壓縮女性日後的生育時間。相較之下,男性十年間的變化僅延後一年,新郎平均初婚年齡延至卅一.八歲。
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長彭懷真表示,女性初婚年齡遞延與受高等教育有直接關係,女性選擇走入婚姻普遍是學校畢業後四、五年。婚友社業者認為,主要是女性意識抬頭,過去結婚是選「長期飯票」,現在不只要情投意合,甚至希望婚後保有自主權,婚姻並非女性的唯一道路。
彭懷真認為,兩性初婚年齡還會遞延,但速度應減緩。例如,五○年代女性擁有高職學歷就不錯,二十二歲結婚是主流。十年前,女性半數大學畢業,現在碩士生滿街跑,踏入職場就從二十二歲延後至二十五歲,進入婚姻的時間自然延後三年。反觀男性,受高等教育本來就較女性普遍,兵役期限也逐年縮減,結婚年齡變化因而不如女性劇烈。
台灣兩性晚婚、不婚日趨明顯,創造婚友社無限商機。兼營虛擬、實體平台的相親銀行總經理薛敦仁說,近三年會員人數成長超過三倍,實體服務據點也從兩個擴充至五個。幾年前,相親銀行跨足虛擬通路時,以「孤單」、「一個人」等網路關鍵字就吸納超過七萬人次會員。
日前擁有博士學位的台積電女工程師,透過網路平台與謊稱美國中情局(CIA)局長熱戀,被騙三萬美元,顯示「網路男蟲」對渴望被愛的女性極具侵略性。薛敦仁坦言,網路平台確實有風險,但網路對「非主流」長相卻想結婚的會員,提供另一個選擇、接觸機會。
為了維護虛擬平台的交友安全,薛敦仁表示,業者第一步先透過電話審核會員基本資格,並透過聊天探視會員個性、基本資料,還得要求會員先簽訂「未婚切結書」,若男女雙方有進一步交往的機會,虛擬仍需拉回實體平台,才有機會配對成功而踏入婚姻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