旺報【特派員宋丁儀/上海報導】
大陸各地城市正面臨垃圾圍城的危機,垃圾似乎已成為舉國大城市治理的難題之一。而台北市持續10年的垃圾分類、垃圾減量,似乎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早已提前面對且有效解決此一難題,因此成為大陸大城市學習取經的對象。
在大陸隨處可見亂丟的菸頭、垃圾隨手丟,但台北街頭,連要找一個垃圾筒都難。因為缺少垃圾可焚燒,台北市更已關閉垃圾焚化爐,還把老的垃圾掩埋場挖出來重新處理。這在大陸各個城市都在加建垃圾焚化爐的當下,是件令人難以置信的新鮮事。
仿效台北的垃圾分類,廣州近日便出台新政,不僅要對垃圾不分類進行處罰,為了解決餐廚垃圾頑症,近日市環保局網站更公布,將設餐飲垃圾專用收集容器,若未按規定轉移餐飲垃圾,最高可罰款10萬元人民幣。同時,今年內更要將垃圾分類試點擴大至50條街。
台北市的垃圾處理,也聲名遠播傳到南京。南京市長季建業說,去年初到台灣考察,台北垃圾分類做法就讓他很受啟發。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取得很大成效,提出的「垃圾不落地,資源全回收」讓南京也很受用,南京還會派一個代表團,專門赴台北考察垃圾分類實施中的一些經驗做法。
南京目前日產垃圾約有5000噸,絕大部分被填埋處理。季建業說,未來2至3年後,南京主城100公里內很難找到填埋垃圾的處置場,這一難題只能通過垃圾減量,而前提就是垃圾分類。10月起南京垃圾分類試點也將從城區的鼓樓、玄武、白下、建鄴四個區推進。
上海市長韓正2010年也曾專程赴台北了解垃圾分類機制,上海世博會台北案例館內的垃圾減量案例,更成為上海市相關單位學習取經的示範,他說,台北市垃圾分類值得上海每個區縣參考學習。
事實上,從垃圾分類到垃圾不落地,再到垃圾費隨袋徵收,台北垃圾分類工作做了整整10年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統,成效就是垃圾逐年減量,垃圾減少了63%,再加上30%的資源性垃圾可回收,最後只留下7%是真正的垃圾。但在這些數字背後,其實更具價值的是,垃圾分類已深植於民心,形成一種觀念、養成一種生活裡的態度和習慣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