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】沿著花蓮台11線前進,沿路是綿延不斷的稻田;從花蓮玉裏觀音、春日、苓雅,1直到樂合,沿路但凡邦查的部落。邦查耆老(Pangcah)們回憶過去以農維生的保存,那是1個安然平靜分工的年代。

邦查耆老Sawmah,1955年入世於花蓮觀音部落。部落族人種植稻米、花生、玉米等,也有養牛。稻子幼稚時,準備收割,部落的人彼此來幫忙,年輕人1旦經過也會來協助。輪到下次族人收割,就負責去還工,假如有10個人來,就還10個人的工。大夥兒也幫忙扛1包包的穀子,放在牛車裡,滿了就用拉著回來。早年但凡用人工插秧,腳採機器打穀,山上的稻田不大,但尤其地費勁。

邦查族人在農事及日常平常的保存都會歌唱,Sawmah想起母親曾坐在牛車上唱歌給父親聽,母親傍晚時,坐在門前縫著毛線衣、帽子,也會亨唱著歌。1週後實現的毛線衣,母親會親手衣着在孩子身上。母親也會在床邊唱搖籃曲,哄孩子睡覺,有時候唱給Sawmah聽,他自然則然就會學唱。

稻田的土質很好,都沒有灑農藥,從河裡跟山上取得灌溉水源,早年灌溉水溝沒有加蓋,小孩都在裡面沐浴。掃尾米自給自足,米的收成尤其好,都堆積到米倉存放,以緻放到爛掉。

早年沒有堤防、擋土牆,大水1來,湊近河的道路、水田倒灌全數遭殃;比及大水退去,小孩很會遊泳,全數下去抓魚。

堅持說邦查語言

Sawmah從小就講邦查的語言,他上國小1、二年級還是持續講邦查的話。他天天走路到部落旁的觀音國小,當時沒有柏油路,隻要砂石路,公車1經過,沙塵滿天飛。早年國小1班有三0幾個人,每個年級人數都很滿,學校尤其地熱鬧。

Sawmah早年從來不會聽講中文,老師講的話都聽不懂,還受到老師糾正。小孩越不會講中文的特別會被找麻煩,他隻好1直忍耐。同是邦查的同學,上課用邦查講話,老師聽不懂,就用闆擦間接丟頭。

Sawmah怙恃會去山上採檳榔,將大粒的老檳榔切成4半,分給孩子們。部落孩子上學會帶著檳榔,由於沒有錢買書包,大師用包巾包著斜揹。1旦沒有綁好,1塊兒上書本隐沒滿地,直到學校才曉得。小孩歸去路上1本本撿,有的被撿走,隻好請老師從新補書。

趁著老師寫黑闆,小朋友偷偷將檳榔含在嘴裡咬,老師1轉過頭,嘴巴馬上合起來,中止嚼動。老師看到小朋友上課偷吃檳榔,會生氣地間接從講台上丟闆擦、粉筆。

後來部落打米工廠開始收購稻穀,拿到農會賣。當時家裡稻穀都拿去賣,隻剩下地瓜或許吃,配上田螺、地瓜葉,久久才能吃1次鹹豬肉。

小時候觀音部落基督長老教會已具備,早年小朋友會上教會做禮拜,10點下課,緊接著換大人禮拜。教會傳道及聖經都應用邦查的話,聖經將邦查的話,應用羅馬拼音拼出。

怙恃沒有錢交學費,為了生計,Sawmah無法繼續上學,大約8、9歲就上來台北。早年Sawmah怙恃種稻,兄弟們漸漸出外打拚,沒有人留下種田。比及小孩子陸續離開,沒有人照顧,就把牛賣掉。

自從Sawmah入伍後,換工就失落了,因為當時已有割稻機,應用機器後徹底改變了,再也不用水牛種田。雖然不像早年這麼累,買得秧苗,也用插秧機插,但機器無法前往山上的稻田,山上仍用人工耕作,隻能在平原地方運作。

Sawmah惦念過去換工,農人們分工的保存,雖然族人們1個個到都會發展,但Sawmah說:「我沒有放棄農的義務,我1回抵家就摸水田。」每當Sawmah有機會回家鄉,他總是親近他最熟谙的地皮,地皮讓他充滿能量,面對部分的逆境。

花蓮觀音部落有著大片的水田,過去邦查族人間代耕種維生。(圖文/李宜霖)

邦查耆老Sawmah從小幫忙怙恃種田,從未忘記故鄉的農業及地皮。(圖文/李宜霖)

熱門關鍵字: 硬久久健康網 wii遊戲片專賣店 壯陽秘訣 wii遊戲片光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尋夢園 的頭像
    尋夢園

    尋夢園

    尋夢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