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不丹國王訪日旋風的衡量下,日本政府在日前宣布,將編制國民幸福指標,並展開國民幸福度的調查;不再以「國內生產總額」(GDP)作為國家發展的唯一考量。
日本直至二○一○年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目前雖被中國大陸取代,仍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,可是日本每年平均有三萬人自殺,日本人並不快樂;而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,雖然美國人年均GDP從上世紀五○年代,不斷上升,迄今已超過了三萬五千美元,但美國人的幸福感卻遠不如上世紀五○年代。而不丹作為一個六、七百萬人口的國家,平均GDP迄今未超過五千美元,從傳統經濟指標和邏輯來看,不丹算是貧窮的發展中國家。
從上世紀二次大戰後,在西方的導引下,追求經濟增長,成為國家內外政策的首要目標,而追求GDP的增長更成為追求經濟成長中首要或甚至唯一的指標。但儘管GDP不斷增長,美國人及日本人普遍並不感到幸福,而這種現象並不是美國和日本所獨有,是一個普遍現象,那人們就不禁要問:為什麼要追求經濟增長,或為什麼要追求GDP的增長。
長期以來,各國基本上是以竭澤而漁的方式去追求經濟成長或GDP的成長,其結果就是生態環境嚴重的破壞,人類為了追求所謂的經濟成長,付出慘重的代價。雖然從上世紀八○年代以來,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被提出來,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」(OECD)也制定了「美好生活指數」,但除了不丹之外,所有國家都沒有採納國民幸福指標,絕大多數西方國家繼續關注持續的經濟增長,GDP的擴張,物質財富的增加。收入或經濟增長以外的因素,如工作的安定感、融合的鄰里人際關係、均衡和諧的人和自然的關係,基本生存權的保障等,都會影響人的幸福感,只有能增加人的幸福感的事務,才是人的真實財富,這種財富可以是金錢貨幣或物質產品,但更重要的是感性或感情的元素。
迄今為止,不只各個國家追求以物質財富增加的經濟或GDP增長,而國際間所簽署的各種經濟合作,甚至包括FTA,也都是以促進相互的經濟或GDP增加為標的,幾乎都沒有以相互促進彼此國民的幸福感為目標的。而兩岸所簽署的ECFA,也是以消除或降低關稅壁壘,從而促進雙方經貿往來,提升雙方的經濟成長和GDP增長為標的。
經建會在日本宣稱將採用幸福指標的同日也表示,我國將參酌OECD的「美好生活指數」編制我國的幸福指數;而中國大陸目前也在強調要建立和諧社會。我們期待:一、兩岸能各自在這些發展脈絡的引導下,跳出「唯GDP主義」的束縛,走上促進人們幸福感的經濟增長的道路。二、兩岸在未來能進一步簽署可促進雙方人民幸福感的合作協議,使兩岸關係進入真正「以人為本」的庶民主義的階段。三、兩岸共同合作,根據孔子、老子有關適度、簡樸、中庸和謙卑的智慧,制定人們的「幸福生活指數」。
兩岸如能創造一個以促進人民幸福感的生活區,將可能會牽動和影響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,跳出「唯GDP主義」的束縛,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。
熱門關鍵字: 自拍 情色自拍 偷拍 lv2011門市新款目錄, gucci官網,
留言列表